2025年7月3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深圳大学)、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联合主办,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王婷工作室承办的“广东省美育浸润示范点建设及语言美育跨学科创新发展专题研修会”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A厅会议室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部署》,更好地“用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资源和优势”,挖掘特色语言服务,深化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加强湾区语言文化交流。会议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深圳大学)执行副主任、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主任王婷教授主持,来自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团校(深圳青年学院)、深圳市各区中小学校、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浸润示范点及深圳大学相关职能部门的美育名师、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语言美育”跨学科创新发展。
会议伊始,深圳大学教务处处长任祥忠致辞,他强调了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王婷教授主持的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公益讲座、中外美育研习营、中小学美育浸润示范点建设等系列活动,充分彰显了深大美育特色和办学优势,从小切口实现“大美育”,为广东省美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张剑滨指出,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学部持续从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美育融合发力,通过实施艺术进社区、文化出海等特色项目,实现美育工作的社会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术处副处长康天东在致辞中深入阐述了广东省美育工作改革方案的重要意义,强调美育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关键支撑。重点指出,美育名师评选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突出考察其社会贡献和示范引领作用,特别强调要通过美育名师工作凝聚“一群人”,办好美育“一件事”,并对工作室的美育浸润示范点建设寄予厚望。
在“美育名师谈”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主任、珠海校区美育中心主任蒯卫华教授详细介绍了北师大珠海校区美育工作机制,分享了融合教学、科研和实践的典型实践案例。立足大湾区区位优势,开展跨学科专家讲座,以及部分港澳高校美育调研。她表示,期待与深大美育名师工作室深化合作,通过港澳联动共谋粤美育多维发展。
王婷详细介绍了工作室首批美育浸润示范点发展概况、特色美育方向、取得的荣誉成果,并深入分析了美育浸润示范点建设优劣,特别指出目前已构建系统化美育课程体系,在跨学科融合创新和社会影响力方面成效显著。也客观指出当前在美育帮扶可持续性、数字化美育深度、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她介绍了美育浸润在助力百千万工程、增强湾区联动、提升美育融合发展等方面拟开展的年度主题活动,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会上审议通过了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深圳大学)的管理制度、章程、组织架构,以及广东省第二批美育浸润示范点。
交流研讨环节中,美育浸润示范点代表罗湖区银湖实验小学刘建东校长、盐田图书馆刘爽馆长、光明区外国语学校(集团)王婷书记、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刘艳副校长、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李莹副校长、深大附属外国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吴婵主任以及参会各嘉宾围绕“语言美育”跨学科建设经验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修会的成功举办,为“语言美育”跨学科创新发展的深度探讨、以及美育浸润助力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进一步推动大中小美育德育一体化建设等搭建了重要研讨平台和实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