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举办新闻传播学科创建四十周年大会暨学科发展研讨会

2025年11月14日

11 月8日,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建四十周年大会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校友广场举行。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月兴、吴报水,副校长李永华、巢乃鹏,深圳市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深圳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专职副书记王海鸥,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远辉,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腾讯集团腾讯云等业界代表,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相关负责人代表,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校友及在校师生代表二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证学科发展里程碑,擘画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新蓝图。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周小茜主持大会。

毛军发致欢迎辞,他回顾学科与特区共同成长历程,勉励学院坚守理想、拓展交叉、勇担使命。

苏荣才肯定了深大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成就,期待学院师生深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赞赏学科发展的“深大速度、锐度与力度”。

校友代表、国家一级演员欧阳奋强深情回忆求学时光,为学院主流化、数智化、全球化的教育风貌感到欣喜。

大会展示了海内外多所高校及机构的贺电贺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杨洸以《改革创新四十载砥砺奋进争一流》为题,作学科建设四十周年专题报告,展示了学科四十年来的改革之路与建设成就。

会上,传播学院发布两项重要标志性成果——“中国改革开放新闻数据平台”和“计算传播学大语言模型”。“中国改革开放新闻数据平台”汇聚750万条新闻数据、300万条政策数据、12万篇学术文献及20万条口述史资料,构建“数据记忆宫殿”;“计算传播学大语言模型”则采用“RAG知识图谱+大模型微调”双引擎架构,为计算传播学研究提供智能科研伙伴。周小茜表示,这些成果离不开学校领导关怀、师生奋斗与社会各界支持,期待未来推出更多创新成果,贡献深大智慧。

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会还举行了系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传播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腾讯云集团达成合作,与深圳报业集团共建“深报传媒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并合作创办《融媒前沿》期刊;与深圳广电集团的合作包括互聘导师、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与腾讯云集团将在智能传播、计算传播等领域推动教学与行业需求对接。

下午,多场平行论坛同步启幕,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与学术热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论坛”围绕学科“十五五”规划展开研讨,强调加强国际传播学科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论坛”探讨AI技术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共商学科升级方案。“智能营销学术论文工作坊”聚焦智能营销的新生产力与服务国家战略等议题。期间,学院与明略科技合作建设的“智能营销传播实验室”与“智能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在各高校专家学者的见证下正式揭牌。

汪永成在下午的校友大会上致辞,肯定了校友一直以来对学科发展与学院建设的支持。杨洸汇报学院近期进展。80年代校友代表向学院前辈教师致敬。前辈教师何道宽教授分享退休后完成109种译著的学术坚守。前辈郁龙余教授勉励学子勤勉治学,“守正创新、逐光而行”。创院院长吴予敏回顾育人信念,阐释“未完成感”的人生哲学。前辈教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余明阳教授作为首位专职教师,感念深大创新氛围与包容土壤。

传播学院校友会副会长、2005级广告系校友董是代表学院校友会汇报工作。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1985级首届公共关系专业校友、玛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区绮文女士深情回望1985级公关班的辉煌岁月,讲述40年来跨越山海始终如一的师生情母校恩;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1988级影视制作专业校友、国家一级导演欧阳奋强先生表达了对母校与恩师的深厚情谊,高度赞誉学院原创剧《亲爱的红军》,肯定了学院40年来不仅教学理念走在时代前沿,政治站位也具有前瞻性;1996级广告学(公共关系)专业校友、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专职副书记王海鸥先生充分肯定了毕业校友在各行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展现了深大传播人在不同领域绽放的璀璨风采。

会后,学院原创剧目《潮起湾区》与《亲爱的红军》精彩上演。《潮起湾区》以深圳改革开放历程为背景,展现历代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传递正能量的使命担当;《亲爱的红军》则以红色故事为内核,用创新的艺术形式诠释初心与信仰。两场精彩展演通过多元艺术手法展现思政育人创新成果,传递文化传承力量。

四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将继续秉承“敢闯敢试、求真务实、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璀璨的“荔园篇章”。



(供稿 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