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第四届深圳学术年会(2012)之深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讨会于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省市的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就深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会议由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汪永成教授主持,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发玉先后在研讨会上发表致辞,强调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预祝研讨会取得成功。
本次研讨会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来自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毛少莹研究员、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复旦大学周葆华副教授、深圳大学丁未教授和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张昕就“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主题做了相关报告。报告内容多是从农民工文化需求入手,从影响外来劳务工幸福感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的意见表达及信息需求方面,分析调查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毛少莹研究员认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主要表现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挑战与机遇、推动中国文化转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六个方面。周葆华副教授通过自2010年起在上海组织开展的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赋权研究调查发现,遇到实际问题时,新生代农民工表达意愿整体较高,其表达呈现“人际渠道-新媒体-机构渠道”递减的差序格局。网络新闻与网络交往对新媒体渠道的表达意愿有显著影响,对线下渠道的表达主要表现为间接而不是直接影响。丁未教授就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互联网公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张昕研究生对农民工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进行调研分析,认为农民工群体寄希望于微信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圈子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随后,周裕琼教授对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依次进行点评总结,点评充满激情和反思,赢得与会代表的赞赏。
研讨会第二阶段,来自深圳大学周林刚教授、劳资关系发展论坛吉峰先生、广东商学院刘佐太教授及深圳社会科学院王为理研究员就“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主题做了主题发言。周林刚教授应用需求层次理论对农民工的公民文化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吉峰先生认为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时,要通过第四方介入、使得第四方权力变成稳定、持续的力量。他指出,用“四方劳资关系机制”代替三方协商机制是解决劳资关系失衡问题的根本。刘佐太教授认为农民的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王为理研究员在报告中强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强调一种无差异化的公共服务,通过文化参与的引导,让农民工群体实现城市生活的融入及社会共同体的接纳,避免群体的标识化。最后,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了专业点评及闭幕总结。他指出,农民工问题是涉及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的研究对象有结构性的把握,此次研讨会对此达成共识,渐有雏形;其次,对问题要有聚焦,要聚焦在一个点上,即文化需求与文化公共需求供给关系上;再次,要对问题进行细化,研究层次、研究材料都要细化;最后是要对问题进行深化,发现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达到研究目的。因此,他认为深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公共文化供给指标体系的设计,2.通过制度性改革破除现存制度的某些障碍,3.找到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有效供给的方案。吴予敏教授的点评和总结见解深刻,发人深思,不时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和认同。
第四届深圳学术年会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此次主题学术研讨会是本届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